资讯中心

中国数字化转型正从消费端向制造生产端迁移

2020.05.26 3403 分享
       “过去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专注于互联网行业中的消费端口,现在越来越向制造生产端走,或者从B2C向B2B走。”11月12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煜波在“《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陈煜波

      陈煜波强调,数字经济绝对不仅仅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更加时髦的说法,数字经济最核心的是数据作为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的前提。我们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时代,而是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时代。

      从数字人才的地域分布情况看,陈煜波透露,不仅仅在沿海一线城市,数字人才最多。成都、重庆、西安、武汉这些地方的数字人才也都位列全国前十。可见,从区域角度出发,中国数字化转型是全面深入的。

      从数字人才的行业分布看,陈煜波表示,最多集中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其次是制造业,再其次是计算机、网络和硬件、消费品。陈煜波同时提到,整个中国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靠数字人才的跨行业流动和溢出效应。接近60%的数字人才流向了计算机网络与硬件、公司服务、制造和金融四大行业。例如,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本质是靠数据驱动的软件定义,光软件定义无法完成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它一定要要多方位人才。所以从人才的流动就能看出一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律。

      谈到各城市的数字人才流动规律,陈煜波认为,从软件与IT服务、计算机网络与硬件四大行业看,北京只有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是净流入。上海、深圳和杭州在四个行业的数字人才全是净流入的,综合实力深圳是最强的,杭州尤其是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吸引力在全国最强,广州四个行业的数字人才除了制造业以外其他都是净流出。

      陈煜波认为,过去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专注于互联网行业中的消费端口,现在越来越向制造生产端走,或者从B2C向B2B走。最吸引这些人才流动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发挥平台产生的价值。

      陈煜波最后提到,数字化转型或者科技驱动,在任何时候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效率的提高。第二阶段是通过技术内核产生一些新的商业价值和效益。第三阶段则是整个商业模式的变化。而我们现在真正缺的是懂得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家,

      以下为陈煜波发言实录:

      陈煜波:各位尊敬的嘉宾,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利用这个论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最近关于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研究。首先今年数字经济谈得特别热,很多人对数字经济有不同的理解,数字经济绝对不仅仅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更加时髦的说法,数字经济的最核心是数据作为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我经常讲数字经济代表的是我们人类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现在又正在向新的数字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土地和劳动力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而工业经济就是资本在土地和劳动力之外多了一个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的最核心就是数据成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的另外一个关键生产要素。我想在学界和政策层都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共识,我们最近中央的全会也明确将数据作为一个关键的生产要素资源来对待。

      中国经济的数字化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ICT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相当于八九十年代联想从卖电脑到做电脑,华为从卖传统交换机到做传统交换机。第二个阶段是过去25年中国的互联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现在正在经历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我们经历了前面30年左右的大量的信息技术推动了我们大量的数据化,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所以我们说人工智能,智能是什么,智能就是数据+算法。在我做报告之前我们希望对这个有很深刻的认识,我们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时代,核心是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的时代。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从2016年开始研究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过去几年我们出了七份研究报告,在这个领域里还是比较专注的。从2016年开始研究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2017年我们发布了第一份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18年我们基于跟百度的合作,根据中国每一个地级市四年的搜索行为,我们确定中国从2017年开始进入人工智能驱动的中国数字化转型。去年10月份我们第一个发布了长三角的数字经济和一体化的战略报告,后来11月1号国家同时出台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今年2月份我们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报告。上个月乌镇我们发布了数字人才驱动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我待会会跟大家分享报告的主要内容。刚刚过去的周末我们又发布了一个比较全球20几个城市最重要的全球创新城市和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今天主要跟大家汇报我们今年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聚焦在中国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跟全球主要的创新城市和城市群之间我们的差异和差距在哪儿。我们都知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们国家整体的劳动力数量在下降,信息产业只是数字经济的一个小部分,中国现在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而不仅仅是企业的信息化。我们和领英多年的合作,2016-2018年三年中国将近5千万领英的会员,我们根据我们提出的定义,什么是数字人才,不仅仅是IT的专业人才以及和ICT专业跨界互补技能的人才,确定出中国将近5千万的领英会员里大概多少数字,我们找出全国前15位的城市,几乎在过去三年中没有太大的变化,北上广深杭成都在中国属于前列。大家看这个地图,我们发现不仅在沿海一线城市数字人才是最多的,成都、重庆、西安、武汉这些地方中国的数字人才都在前十位,中国从区域的角度数字化转型是全面的深入。

      我们今年又研究了ABCD四类人才,AB是人工智能、区块链,CD是云计算和大数据,过去三年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人才在整个数字人才中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不是说人才数量减少,而是在整个数字人才不断增加的前提条件下它的相对份额下降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不断上升,通过这个就看到我们把ABDC作为前沿性的数字人才,可见中国经历了波浪式,第一波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新一波是人工智能和云计算。

      我们看数字人才在全国各个行业的分布,过去三年基本都很明显,最多的集中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其次制造业属于第二位,然后是计算机、网络和硬件、消费品,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和制造业集聚的数字人才是最多的,ABCD前沿性的数字人才在软件和互联网行业是压倒性优势,制造业是第二位,制造业拥有高端的前沿的数字人才比例仅次于软件业。这些前沿性的ABCD的人在整个数字人才中的比例,教育行业科研是最多的,金融、软件IT行业,制造业在最后,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的前沿性数字人才占整个数字人才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就是金融行业。

      我们今年特别关注,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数字经济之所以跟工业经济有很大的差异,一个是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但是谁来挖掘谁来分析数据呢?一定是靠人才,靠数字人才。所以整个经济和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靠数字人才驱动的,整个中国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靠数字人才的跨行业流动和溢出效应。怎么跨行业流动呢?我们会发现中国最重要的数字人才最主要的是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数字人才都流向了哪些行业呢,接近60%流向了计算机网络与硬件、公司服务、制造和金融四大行业,这四大行业是在第一波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的数字化以后第二方阵,我们希望通过人才洞察出中国数字化转型在不同行业的规律,否则的话没有人能知道。我们待会有很多嘉宾从各自的行业给我们非常深入的洞察,我这只是给出一个比较宏观的图。

      计算机网络和硬件的数字人才恰恰没有流到传统行业,绝大多数反而流到了软件和互联网行业,我们分析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在所有行业中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力仍然是最强的。我们今年分析了两个传统行业,一个是制造业,我们发现制造业的数字人才的来源是非常多元化的,显然软件和IT服务行业是第一位的,但是来自硬件、消费品、公司服务、医疗等等是非常多元化的,下面跟制造业相比,大家看看金融业非常不一样,金融业的数字人才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软件和IT服务行业,说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需要多样化有非常丰富行业背景的数字人才,而金融几乎是一面倒的软件行业,因为我们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软件定义,iPhone替代诺基亚最核心的就是软件定义,而金融行业非常重要的就是高度的依赖软件定义,所以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本质上是靠数据驱动的软件定义,而制造业软件定义当然很重要,光软件定义无法完成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它一定要要多方位人才。所以从人才的流动就能看出一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律。

      我们把中国今年四大重点行业,两个行业叫数字产业化,就是软件与IT服务、计算机网络与硬件,我们把中国数字人才前十位的城市都列出来,综合看北上广深杭在四大行业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就分析了这五个城市数字人才的流动规律。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数字人才净流入和流出,大于1的一定是净流入,比如北京只有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是净流入。上海、深圳和杭州在四个行业的数字人才全是净流入的,综合实力深圳是最强的,杭州也非常强,杭州尤其是在软件和IT服务行业的数字人才的吸引力在全国最强,广州四个行业的数字人才除了制造业以外其他都是净流出。我们看四个行业在全国数字人才的吸引力的排名,深圳的数字人才的吸引力最强,杭州也非常强,其他各个城市都各有特色。

      今年我们又做了另外一个研究,我们跳出中国看一看全球,我们可以看看全球最重要的创新城市和创新城市群,他们的数字经济跟我们比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分析了11个城市群,20多个最重要的城市,大家能想到的一些标志性的城市我们都列了出来,我们对他的数字人才做了分析,我们都是根据领英的一手数据做大数据分析,得出了这个结论。数字经济可以分为ICT的基础行业和ICT融合,ICT融合行业是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我们发现这两个行业的比例,我们对20几个城市做了一个排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在ICT的基础行业的数字人才比例最高,数字人才更多的集中在信息产业。最下面恰恰是这些城市的软化产业的数字化水平非常高,数字人才更多的聚集在传统行业,这就说明我们中国还是有差距的。

      我们看这几个城市群的传统行业中哪些行业的数字人才占比最高,说明这些地区或城市群哪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水平最高。最下面中国的三大城市群,除了香港之外无一例外,北京也是,所有城市是制造业的数字人才最多,那就说明中国制造业在所有传统行业中的数字化是走在前面的,金融和制造业这两个。比如波士顿和华盛顿城市群,费城、波士顿这些医疗行业,在中国医疗行业的数字化程度极其低,德国的城市群的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也非常高,德国的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跟我们比我们的差异在哪儿,我们给出全球最重要的20几个城市,我们跟他比。我们数字人才的数字化技能,我们可以把它定义成两大类技能,一类叫基础性,你去利用和拥抱数字化时代的基本能力,比如软硬件网络,做网页的开发,第二类我们把它叫颠覆性技能,这些技能能够帮助我们塑造数字时代新的场景,在工业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航空航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据科学、基因工程,有可能会说航空航天基因工程怎么会在这里面呢,航空航天是制造业数字化的皇冠上的明珠,他们在我们谈数字化之前多少年就高度依赖数字化,而基因工程基因测序从一开始一定就是数字化,但是在航空航天和基因工程演变出来的数字技能就会给我们产生很多新的应用场景。

      全球这么多的城市,每个城市几十个的数字技能,它的优势是不一样的,我待会仔细展开,我们挑最想要对标的几个城市群看看,美东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右边是颠覆型的,左边是基础型的,华盛顿在网络安全上远远超过,1.0是全国20几个城市的技能的渗透率的平均水平,超过1的就超过其他平均水平,波士顿在机器人和基因工程,波士顿有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和基因工程,纽约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时代的管理更多的是人机协同的管理,人机交互很多场景技能非常重要。旧金山湾区很典型,在基础性的技能方面,游戏开发是所有城市中最强的,颠覆性的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超过其他所有城市群。德国的城市群,制造业很发达,颠覆性的数字技能上德国的城市群最发达,航空航天工程、机器人非常强,基础性的游戏开发。

      比较一下中国的京津冀城市群,北京超过1.0的就是人工智能和开发工具,这是我们跟其他城市群相比的优势,人工智能还是很出色。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我们的机器人也是很强的,我们制造业也是航空航天工程,但是跟德国的比我们的差距就很大。通过我们这个研究希望给大家看我们要洞察出不同行业,这次举四个很关键的行业,它的数字化转型有什么样的规律和趋势,另外从这些技能的角度来讲可以上升到下一波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哪一些技能或哪一些场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航空航天不仅仅是航空科技,而是在数字化时代会产生很多新的场景应用。

      我想在今天这个论坛开始的时候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中国过去三年在不同的行业数字经济从数字人才的角度来分析,以及和全球的20几个城市比较,可以洞察一下,中国在数字经济和经济数字化转型很多方面都走在世界前面,但跟世界主要的创新城市群比我们还是有很多地方落后,这是我今天主要跟大家汇报的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 陈老师您刚刚谈到中国的数字化人才其实已经开始从科技行业流向传统行业,我们一直都知道中国的数字化人才是很重要的,非常受行业里的人重视,我觉得这个消息是个好消息,你们在研究的时候有没有关注一个问题,就是传统行业的公司怎么留住数字化人才,因为他们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不管是待遇还是工作的氛围还是研究的环境。

      陈煜波: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嘉宾可以从企业家的角度有更多深入的洞察,大家会关注到一点,这些数字人才包括ABCD我们把它叫做前沿性的数字人才,之所以流到传统行业包括制造业,实际是因为我们现在正在给他们一个巨大的机遇,数字化转型,我们过去说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消费端在互联网行业,现在越来越向制造生产端走,或者B2C向B2B走,最吸引他们的更多的是他们发挥了平台产生的价值。如果我是数字驱动软件定义的话,也许我原来做一个软件的数据分析师在互联网行业现在价值越来越递减了,但是如果我到制造业,首先当然要数字化,需要大量的数字人才,整个制造业不是过去说招进来就是做技术的做IT的,而是会带来企业和行业,小到商业模式,大到产业变革,对这些人才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机遇,我们本身制造业或传统行业去培养这些人才短时间还很难,这是现在这波这一两年的一个拐点。

      陈煜波:在座各位嘉宾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台上的嘉宾都谈得非常好,都从他们各自的行业企业给了我们活生生的正在如火如荼的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的行业的案例,数字化的转型或者科技驱动任何时候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围绕着效率的提高,赵总讲在生物制药领域或者生物工程,他过去要做大量的实验,现在可以把这些实验首先数据化以后,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方方面面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走一些重复的实验区才得到的最优路径,这不仅仅在你们企业,我今年去国际上一家活体检验的基因测序企业调研,他们花的最大的代价,去年从华为挖的大数据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出来,可以少做一些实验。刚才前面嘉宾说了第一波拼流量,大家为什么愿意去淘宝、微信,微信带来了人和人沟通效率的提升,淘宝是我们购物效率的提升,这是第一波。

      等到一定程度,数据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仅仅把现有的流程数据化所挖掘的数据的价值可能越来越少了,刚刚讲到一定要有技术的内核,什么叫技术内核,这个时候就不是效率的提升了,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新的效益的产生,商业变现的途径.你刚才说五棵松,我不仅是体育场馆的运营商,我是经营用户的需求,用户来你这个体育场馆,最后李总讲移动支付不是目标,B端不是仅仅要移动支付,是帮助移动支付前面一系列的,B端一整套方案。把这么多数据效率提升产生了辐射的产品,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商业价值产生新的效益,大量的企业C端已经产生了,B端现在开始尝到甜头了,等到一定阶段以后效率也递减了,这个时候就要真正回到商业本质,你要说我真正的在经营用户,你要通过用户本质的需求去挖掘新的场景,你通过这些数据挖掘出来。

      到第三个阶段会发现整个商业模式的变化,原来我根本不是在经营五棵松,重新定义了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引领了一个行业的转型,最典型的例子是亚马逊,他还是一个电商吗,他根本不是一个电商了,亚马逊之所以能够超过沃尔玛,第一步他比沃尔玛有更高的效率,沃尔玛已经是全世界效率最高的供应链公司,但是亚马逊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的效率,亚马逊可以做平台的广告,但是现在亚马逊重新定义,不是零售行业也不是电商行业,总的来说是这三个阶段。

      陈煜波:我想回到主题,数字人才驱动数字经济和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我们看到的往往表面上是那些具有数据分析IT的人才,这么多嘉宾这么多企业家恰恰是最典型的、现在最缺的数字人才。我们现在真正缺的是懂得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家,他们不一定一定会编程,但一定是懂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清华经管学院致力于给同学校友在数字化浪潮中,做到一点点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来源:《财经》杂志

返回顶部

点击关闭